提示:追寻五大保障的方向~拒绝套主义马甲的形而上--|-- 向我们+提问 --|-- “说天下”
阶级常识(红工人网) 首页 脸谱 查看内容

那些年轻官员贪腐落马的事迹,为其他官员提供借鉴

2016/5/25 12:04| 发布者: 类乌齐| 查看: 864| 评论: 0|来自: 网易



“政坛新星”如何成“恒星”
文_本刊记者 李天锐
今年3月21日,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全国政协主席的李瑞环到国家博物馆(微博)参观书法展,引发公众关注。
不满而立之年成为“全国劳模”及电影《青年鲁班》的人物原型,45岁就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,48岁担任天津市市长,55岁成为最年轻的中央政治局常委…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李瑞环曾是备受关注的“政坛新星”。多年来,他化压力为动力,从“青年鲁班”到最年轻的政治局常委,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做出了很大贡献。
事实上,重视年轻干部的选拔和培养,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方针。新形势下,如何让更多的“政坛新星”稳步成长,成为“恒星”,让他们既严于律己,又发挥自身优势,敢于干事,对组织和干部自身而言,都是艰巨的考验。
个人修为:
要干事,还要学会与人相处
年轻干部如何充分发挥出自身优势和才华,在从政的道路上走得既稳又好?
“首先要自身正。”成都市委党校教授刘益飞认为,保持干干净净的同事和政商关系,在任何时候都不被腐蚀,是干成事的基础,也是政坛新星变恒星的保障。
年轻干部抵御诱惑、拒绝腐蚀的例子不少。如据《解放军报》报道,第一集团军某团年轻的政委唐建,就曾拒绝想参与某基建工程承包的地方老板5万元贿赂,并下了“逐客令”。随着如今政治生态的逐步好转,这种情况料将越来越普遍。
其次,要充分发挥闯劲足、接受新生事物快的优势,在实践中充分锻炼,展示才干。“组织把你放到这个位置上,就是要用你所长。你只需要出自公心,放手去工作。”四川一名年轻的县委书记告诉记者。
上世纪80年代,40岁出头的李长春在沈阳推动了各项改革,试行租赁制,推出全国首个“企业破产办法”,开办第一家证券市场,首次推出劳动合同制……一些公开的讲话,如“要明确政府和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职能定位,大的方面管住、小的方面放开搞活”,在当时亦是很多领导不敢说的。
这些做法曾引发争议。李长春曾回忆,当时“全国人大常委会辩论了,有人说‘搞什么破产’、‘破谁的产’,压力也是很大的……”好在最终,时间证明了上述决策的正确性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大刀阔斧推动工作的过程中,年轻干部还需处理好与老同志、同事、媒体等的关系,虚心向他们学习,以弥补年纪轻、阅历尚浅的短板。
“尊老敬贤”,是习近平一以贯之的做法。据《河北日报》记载,在正定时,习近平在生活上照顾老干部。重大事项决策前,总向老干部代表征求意见。当他召开向老干部告别会议,宣布自己将离开正定时,一些与会者眼圈都红了。
与同事真诚相交也很重要。1984年,42岁的胡锦涛出任贵州省委书记。其3年的搭档——时任省长王朝文回忆,胡低调随和,团结同志。每年发表新年祝词,他都谦虚地推让了。
上世纪80年代初,王岐山在中央农研室初露头角。有同事回忆,王经常参加农业经济和改革问题的研讨,在事业上帮过很多人。但发文时,他从不署自己的名字。
此外,“政坛新星”一直都是媒体关注的焦点,多做,少说,是前辈的办法。
“我不赞同参加年度十大新闻人物评选。”1986年12月,李长春写信给辽宁省委领导,婉拒《半月谈》拟颁给他的这一荣誉。他表示,沈阳的改革远非他一人推动,改革效果还需实践检验,不过他并未说动省委领导,仍和邓稼先、马朝旭等人一同当选。
最后,政坛新星和年轻干部都需增强党性、苦练修为,正确看待个人职务升迁。
“不少干部发展太顺了,容易急功近利。好像作为‘希望之星’,不能把希望变成现实,就是失败。其实不然,过去片面强调‘年轻化’,提拔快了现在慢下来很正常,他们必须增强党性修养,勿忘宗旨,把眼下的事做好。”刘益飞指出。
1982年3月2日,水利、电力两部合并,原电力部部长李鹏改任水电部第一副部长。李鹏回忆,这是考验我的一天。作为共产党员,难道只能上、不能下吗?虚名能值几何?有那么多的工作等待我去做,担子不是轻了。”李鹏遂在新部门成立后的党组会上表态:能上能下,当好助手。
“对待名利,年轻官员要有正确认识。身在重要岗位,是为了多做事、接受考验;对于职务,该让的还得让。有的‘政坛新星’对职务、名利等非常看重,事事必争。比如潘逸阳,已经提拔得很快了,还在为了提拔给上级送钱,怎么能不出问题?”有专家指出。
组织培养:
放手锻炼、注重严管
培养和重用年轻干部,使得优秀的“政坛新星”不断从中涌现,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方针,组织亦善于使其在实践中锻炼成才。
早在战争年代,那些叱咤疆场的战将,很多都只有20多岁。1933年,21岁的寻淮洲就任红七军军长,被赞为“白袍小将”、“娃娃军长”。在此之前,他就参加过秋收起义等,经受住众多血与火的考验了。
新中国成立以来,毛泽东曾提出培养革命接班人的“五项条件”等主张。“文革”后,以领导干部“第三梯队”建设为标志,干部年轻化被提上议事日程。
1982年9月,十二大闭幕第二天,邓小平、陈云等中央领导专门接见了39名新当选的年轻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,此举被称为“历史性的握手”。这39人中,包括后来身负重任的胡锦涛、李鹏、李瑞环等,他们随后被安排到不同岗位历练。
此后,年轻干部选拔任用一直被决策层视为重中之重。及至十八大召开后,在培养年轻干部方面,中央又有一些新思路、新办法,体现在选拔,历练和严管三方面。
中央一直对年轻干部选拔非常重视,习总书记提出“好干部标准”后,中央为选好年轻干部出台了专门的文件,召开了至少两次专门会议,除了要求“五湖四海”,鼓励跨领域跨条块交流外,严控破格提拔亦是一大亮点。
“过去的文件中,曾表示要‘探索建立破格提拔制度’。但2014年颁布的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》要求,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逐级提拔,并对不能破格提拔的情形做了规定,如‘不得突破基本条件和资格;提拔不满一年的不得破格提拔’等。”有专家表示。
对此,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:“培养不等于照顾。我们不能唯台阶论,但必要的台阶也是要的。破格不能‘出格’,不能借破格提拔之名行谋私之实。”本文来源:东方网
1234

相关分类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