闲
抒
史
经
图
运
脸
科
80%
搜
本站搜索
注册/登入
登录
注册加入
QQ登录
微博登录
提示:
追寻五大保障的方向~拒绝套主义马甲的形而上--|--
向我们+提问
--|--
“说天下”
[散文]
自诩并不能改变阶级定语,意识形态本质是活着的意义
2025/6/1 11:37
220
0
回评
收藏
2025-06-01
春光迎风柳,长街旅人酒。战鼓蒙尘锈,远山不见秋。
退出集体斗争前线已过十年。基因秩序上,也近了半生。偶有感慨时,各种情绪,五味杂陈。
人生百年的设定,让内在的紧迫感持续加强。所以注意到一些极端现象背后,或许也是这种紧迫感,真正在考验理想。
沉得住气,乃至沉默中死去。每个人生都只有短暂的预期,不追求个人的伟大,自然不应聚焦在个人的绽放。我时常需要告诫自己,有我没我,时间都在流逝中,完成历史的经过。
电影《骇客帝国》设定的场景,把每个人生都归结为计算机模拟设定。所以生死对于计算机系统而言,不过是数字化的生成和重组。生与死中间的过程,遵循某种秩序,基因秩序。
我们都在经历着被基因秩序约束的却各不相同的人生。但是,在一个人类社会里,我们的各不相同,具有不可避免的殊途同归。时间顺序而往,人们在重复着构成社会的剧本。
天空望不到头。无尽之处,被光遮挡。某种情境下,感觉手可摘星辰,但结果就是,可望而不可及的星辰,和星辰之后的天空,你我始终无法触摸。
进入新时代,意味着不能再套用旧时代的思维,评估和应对社会问题。从高频且高度组织化的集体斗争,到低频低组织化的集体斗争,背后是时代的变迁。在新时代的开端,也是旧时代的末端,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基层变化将对未来发生难以估量的影响。因此,转换方向,调整思路,成为必须选择。
工作场景从工人服务到基层服务,视角从工人阶级到BBX阶级,所以Mks的阶级性成为焦点。作为BX阶级的Mks和Egs,毕生探索的到底是BX阶级的解放,还是BBX阶级的解放道路?显然,无论是Mks还是Egs都有主观能动性选择汇入BBX阶级的解放事业,但事实证明,他们和托洛茨基类似,毕生都坚守着BX阶级的物质生活水平,在BX阶级的舞台上,表演以BBX阶级解放事业为幌子的剧目。辨识这个最基础的问题,从而使我们对基层工作的理解得到更进一步。我们可以相信基层那些代表统治执行力的K级劳动者,有一天会转变为BBX阶级力量的积极因素。也绝不能相信那些自诩代言BBX阶级利益的W级人口,是可靠的同志。
在我们上个阶段最困难的时候,完成了刘汉黄案和ASM案。刘汉黄案得到了台湾跨意识形态联盟的支持,ASM案得到右派组织和左派个人的支持。支持我们的左派个人,不久之后从W级转身成为了K级,一度在东莞做零工度日。即使如此,这位左派个人,也并不赞同我们的基层工作。他仍停留在旧时代的思维里,面对新时代的基础工作,无法适应。许多旧思维的人们总以为,阶级工作必须是波澜壮阔,难以接受长期且常态的默默付出。常识是,没有默默付出的大量工作,哪来的波澜壮阔,没有付出默默的努力,波澜壮阔跟你有什么关系?
新时代的复杂环境,决定了这个历史时期的阶级矛盾,比上一个阶段在深度和宽度上均大幅提升。新时代的基建,掩盖或者缓解了大量的表层矛盾,同时也必然加深和扩大了矛盾的发展。但具体从哪些方面和层次表现了矛盾的发展状态,则不在我们可公开分享的范围。就好象有人问,我们接受的捐款是否个人收入,如何判断?答案是,我们自己知道就行,不需要外人判断。工人阶级的组织力量和斗争过程,工人自己知道就行,不需要对无关人口进行分享。
人的寿命被基因秩序限制着。但我们的自觉意识,并无必须要遵循基因秩序的限制。这也就是主观能动性的表达。在被统治阶级书写的人类历史上,默默无闻的开创者留下的遗迹,远甚于被书写的英雄事迹。但人类自觉意识仍前仆后继,在生与死的过程中,不断创造不被记录的历史。
勇敢,并非直面困难的表演。而是直面困难的坦然。我想起每一次从前期工作的积累中抽身,放弃的勇气,撕碎了个人情绪,也黏合了断裂的时光。勇敢的并非结束,而是再出发,直面不设定终点的前方。
端午节是法定假日,但是在厂区,这一天上下班的人们,仍然络绎不绝。年复年日复日,无数默默无闻的人生,呈现了繁华的物质世界,触发了多彩的意识人间。身在人间,但无例外,作为时代潮流的一份力量存在。没有人是毫无意义的存在。那么在这无数的平凡当中,阶级力量在哪里?别人不知道,我们身在其中,我们当然知道。所以,甘于平凡和沉默,是大多数时候。甚至在波澜壮阔中,我们于舞台上也并不显著。
我们依然存在,如同私有制价值观里违背常识的存在,如同具备成为W级的人们,坚持在K级上的存在。就是这么简单和平凡,足以映照私有制三观。为什么我们能K级活着,为什么他们誓死坚守W级的生活?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习惯也更擅长表演意识形态口号吗?还是因为他们的阶级意识比我们跟契合现实的社会规则?
现实的社会规则是什么规则?是私有制规则还是什么规则?是BX机制规则还是什么规则?是人吃人的规则还是什么规则?
我们知道这些规则,却卡在不能很好的适应这些规则。然后问题来了,我们为什么不学习努力去适应这些规则呢?贫穷还不足以促使我们学习努力适应这些规则吗?所以我们贫穷就是活该?
被基因秩序限定的人生,仍然可以冲破限定的思考,和探索活着的意义。而意识形态本身,就诠释这活着的意义,无法绕过的意义。阶级社会只有两个阶级,BX阶级和BBX阶级,身处任何一个阶级,活着的意义就有了一个阶级的定语,不随其自诩而改变的阶级定语。
价值在于分享,传播始于碰撞
回复
0 人收藏
转载请注明“来源:hongge.net”,否则谢绝转载
返回列表
高级模式
B
Color
Image
Link
Quote
Code
Smilies
本版积分规则
发表回复
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返回顶部